衢州

首页>地方频道>衢州>社会

衢州:生态指导员做好“生态+”文章

   近日,在浙江省江山市清湖镇清泉村村口,记者看到该村生态指导员王家生正与村里各区片小组长,逐一检查每家每户门前卫生、垃圾分类情况。“我们每月都对村级卫生进行检查,并在每个季度评出优劣。”王家生介绍,如此不定期的检查和定期的评比已维持了近两年时间,此举令原本建筑垃圾成堆的清泉村变得干净整洁了。

  一个积极作为的生态指导员,对村级生态建设推动作用不可小觑。在“推进五水共治,共建生态家园”活动中,王家生结合实际、积极履职,使村庄硬化、绿化、亮化、洁化等“四化”得以完善。

  “我们村区域面积0.5平方公里,小区现有道路已实现了100%硬化,绿化面积则高达27000平方米。”该村村支部书记吴香华介绍,不仅村道两侧都有绿化带,屋前屋后还布置出绿化景点。此外,村内生活垃圾、生活污水也得到了妥善的处理……正是在王家生和镇村两级的努力下,清泉村先后获评省级生态示范村、省级绿色示范村等称号。

  成效源于付出。“最初我每天早出晚归,看起来认真尽力但收效甚微。”王家生介绍,由于自己每天需往返于衢州、江山两地,时间成本巨大,待在村里的时间非常有限,与村干部、村民的接触时间更少之又少。

  为让自己更快地进入工作状态,王家生干脆在村里租下房子,实现了吃住在村。王家生表示,走门串户增多后,自己逐渐摸清了村情民意的底数。“情况明了思路也清了,指导的作用和效果才会更好。”

  生猪禁养后,作为下山搬迁安置新村,清泉村众多村民无地可种、无猪可养。为做好“生态+”这篇文章,带动村民转产转业,王家生先后9次自费到义乌考察、对接,并积极构建成立清泉村来料加工基地。该基地以平车加工、电子产品和塑料产品为主,解决了近200名村民村内就业。“尤其在平车加工车间工作的众多村民,每月工资收入可达到4000余元。”

  在清泉村能干事、干实事的王家生只是衢州市生态指导员工作的一个缩影。2013年10月以来,全市各级组织部门以抓落实为核心,着力构建以“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多干事、好干事”为主要内容的“四位一体”管理体系,引导广大生态指导员敢于担当、积极作为,取得较好成效。全市1480名生态指导员通过采取智力帮扶、资金帮扶、政策帮扶、项目帮扶等方式,帮助联系村解决生猪禁养、污水处理等生态难题2308个,建立生态机制1364个,争取相关支持资金5945万元,协助发展各类生态项目2376个。

声明:本媒体部分图片、文章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:025-84707368,广告合作:025-84708755。
11412
收藏
分享